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首页 企管培训 企管顾问 投资银行业务 音像图书 公开课 招商项目 招聘贤才 在线调查 关于北洋 新闻动态
 咨询工具   漫话咨询   如何选择咨询公司 
当前位置 >> 咨询研究专题
www.china-beiyang.com
培训研究专题
培训需求分析
培训计划制定
课程设计
培训实施
培训效果评估
培训师队伍建设
课程体系
ISO10015
咨询研究专题
咨询工具
漫话咨询
如何选择咨询公司
咨询研究专题 >> 漫话咨询 >> 咨询的土壤

咨询的土壤
   

万物皆有因。咨询产业的出现和繁荣,也有它背后的因由,我们称之为土壤。

咨询的“根”在美国

不可否认,管理咨询的根基在美国。几乎所有著名的咨询公司在自己的发展史上,都或明或暗地和美国的某一家咨询公司有过血缘或姻亲关系,本书的主角新华信管理顾问有限公司(简称新华信管理咨询),早年也曾与美国老牌咨询公司威廉.肯特公司(WilliamKentInternationalInc.)有过短暂的婚约。

管理咨询是一个深具美国精神的行业。笔者认为,美国精神的精髓是创新,这和其历史太短也直接相关,它和别的国家比起来,实在是太“嫩”了,根本没有什么可以从祖宗那里继承的,那就干脆从零开始吧。美国建国至今屈屈两百年历史,但是发展势头却是一年当作十年用,如今已无国可敌。深埋于美国人民骨子里的创新意识,恰恰是管理咨询业高速发展的命门:咨询业的雏形见于20世纪初,如今已发展成全球最热门的行业之一。

“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泰勒就是一位伟大的咨询行业的开拓者。他把自己多年来对管理科学的认识应用于企业的实践,并培养了一对杰出的咨询行业追随者——弗兰克和莉莲·吉尔布雷斯夫妇,他们开办了自己的咨询公司――吉尔布雷斯公司,这个“夫妻店”不仅有美国客户,而且还有英国和德国的客户,公司一直经营到1924年弗兰克·吉尔布雷斯去世。——为什么创始人去世了公司也就关张了?笔者不得而知,个人猜测可能是因为没有找到理想的第二代接班人吧,或许刚刚起步的管理咨询业也只能够停留在个人智力和独门经验的基础上。

当时与泰勒等人同为咨询业先行者的,还有阿瑟.利特尔和爱德华.布斯,他们也是美国人,所创建的咨询公司现在仍然存在,并且享誉全球。其中由爱德华.布斯创建的博思公司是国际购并咨询专家,属于全球20家最大的咨询公司之一。之所以他们的咨询公司能够发展壮大起来,想必一定是较好地解决了管理作为一门科学的复制和传播问题。

谈及美国特殊的文化对咨询产业产生的积极有力的推动作用,有人曾经讲了这么一个故事:1848年去世的约翰·雅各布·阿斯特是美国第一位留下八位数字财产的商人,早期他主要做皮毛生意,但是据说阿斯特的夫人比她的丈夫更懂得皮毛的价值,因此当他们很富有的时候,她常常要她的丈夫给她每小时500美元的咨询费,因为他利用她的判断和知识来经商。这即使在今天的中国,仍然是不可想像的事。

 

寻找咨询的中国“结”

不过,笔者个人对上面这个故事说明的道理却并不以为然。这又算得了什么呢?这个19世纪的美国皮毛商夫人和公元前五百多年的儒家学说创始人孔丘相比,哪里是一个重量级的呢?孔老夫子可是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教育、培养学生(也就是“下一代顾问”)和向当政者提供咨询上了!孔子的同时代人,以著有“兵学经典”、“世界古代第一兵书”《孙子兵法》闻名于世的孙武最初在吴国的职位就相当于现代的战略规划顾问,算起来,他可是战略管理的古代奠基人!商场如战场,孙子的“兵法”管理思想至今不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企业家。所以,如果探寻起中国的咨询情结来,似乎可以追溯到公元六世纪。这会儿美国人又在哪里?

中国历史上另一位有着强烈的咨询情结的典型代表,当属三国时代的蜀国宰相——诸葛亮。他在其著名的《前出师表》中竟一语道破咨询的作用:“国家事务,无论大小,均应先予咨询,然后实施,据此免于失误和失策。”不但如此,诸葛先生足不出户即知天下事,未出山前就料定蜀汉无法中兴,却依然“逆天行事”,硬是给刘备打下了三国分立的局势。这要是按照现在的说法,他是不仅会做咨询,而且还具备极强的操作能力!这岂不是如今中国咨询业追求的理想境界:达到知行合一、咨询与实施双管齐下的地步?现在看来,祖宗竟比我们先行近两千年,他们才真正是走在了时代的前沿!

顺着孔孟、诸葛的足迹一路数下来,中华民族历史上成千上万的有雄才大略之人,哪一个不具备咨询师的素质?只可惜中国自古重农轻商、重政治轻经济,所以但凡有本事的人,都奔着政治家、军事家去了,最不济的也能投于某个达官贵人门下做个圈养在家的食客,总之,是不会做现在意义上的咨询——给商人出谋划策的。

所以,几千年的中国是虽有满把的咨询种子,但却没有一寸适合生长的土壤。于是,咨询种子的基因开始潜移默化地改变,最终竟结出了策划的果,所以,后来的策划大师们多半继承了诸葛亮“多智而近妖”的特质,凡事只说结论,少说推理过程,这就愈发显得足智多谋。猜对了自然就千古留名,错了当然没法儿载入史册,后人也就不得而知了。如果从遗传学的角度作个不恰当的联想,90年代中期风靡一时的策划大师的根儿,或许能从老祖宗那里寻出点蛛丝马迹。

 

中国不是盐碱地

20世纪末,管理咨询业带着她的美国根流传到有着悠悠五千年历史的中国,并迅速地生根发芽。这里的土壤如此肥沃,它具备咨询业生长的一切养料!更甚于美国本土和西方成熟商业环境的是,这是一个正处于历史转型期的中国。这里的企业对内要经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对外还得学着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参与新经济秩序的建立。谁要是能够真正参透现实状况下中国企业肩负的这双重任务,先不提是否真的能够帮助企业顺利转型,教会中国企业玩国际游戏的规则,只要能够从心底里理解这里的企业和企业家们,他就已经先人一步,敲开了中国企业的大门。——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中国本土咨询公司,尽管块头(指企业规模)不大,年纪(指成立时间)轻轻,但却在这片神奇的土壤上以几何速度开花结果。

不过,洋咨询初来乍到时却并不这么看,在他们眼里,这片土地真是活见鬼了,看似肥得流油的黑土地,一头扎进去才发现竟然是颗粒难收的盐碱地!种下的种子成本(项目投入成本)收不回来,自己已经够难受的了,还得忍受周遭所谓“水土不服”的种种非议和质疑。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唾沫星子压死人,想必90年代中期登陆中国大陆的第一批扛着洋咨询招牌的海外兵团,都深刻地体会过唾沫星子扑面而来的窒息感觉。后来,人们将这个现象归结为“水土不服”,真是精辟!

面对的是同样的一片阔土,怎么会有如此天上地下般的差异和认识?两三个中国人合伙开的十万元“止咳型”咨询公司,生意风生水起,而在全球光分支机构就开了几十个的国际老牌咨询,却险些要在这里“搁车”。难怪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说:谁能把中国的经济问题研究明白,谁就可以获得诺贝尔奖。

 

抹去黑土地上的浮尘

为什么本土小咨询公司能够成功?并且在某些“专业”咨询领域能够迅速膨胀?首先,“专业”二字值得仔细推敲。放眼望去,90年代中后期,看似清平繁荣的咨询市场里,中国本土咨询公司的成功领域却很有限,主要集中在市场营销策划、企业组织结构、人力资源这几块。

在搞清楚“专业”含义之后,其成功的原因似乎已经昭然若揭:市场营销成功的前提在于了解市场,而90年代中期的中国市场,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不用太多的理性分析,甚至越分析越错得远。那时候市场营销专家的三板金斧就是:广告轰炸开路,市场大户代销,实现惯性销售。有了这三招,几乎百战成功。这批英雄豪杰发展到顶峰,有了一个更辉煌的称呼,叫做“策划大师”,传说中他们能点石成金,能起死回生,虽然如今声名依旧显赫者寥寥,多数已不知去向。

而对于企业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源的咨询,至今依然是个别本土咨询公司挚爱的领域之一。他们通常会心甘情愿且游刃有余地深度介入被国际咨询公司视为雷池的“客户内部政治斗争”,有时候会利用咨询项目的推进帮助客户方的某些势力,削弱甚至铲除敌对方的势力。他们很好地从老祖宗那里继承了心智之斗、人际之争的精髓,他们人情练达,世事洞明,长袖善舞。这群带有浓重江湖色彩的咨询公司,由于经常巧妙地站在客户内部斗争胜利者的一边(俗称“站对了队”),其坏账比例有时候反而比很多大咨询公司还要低呢。

但是,如果说这就是中国咨询市场的黑土地,显然偏离了很远。不过市场营销、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源这几个领域的先行启动起码也足以证明——这里不是颗粒无收的盐碱地。事后人们发现,这只不过是洒在黑土地表面的一层浮尘罢了,所以在这个层面上的虚假繁荣必然只是昙花一现,成不了气候。不管怎样,这层浮土毕竟让洋咨询们看到了掩埋其下的希望。

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洋咨询含蓄的选择了后者:对于来自各方的负面舆论,他们以沉默的方式表达了爆发的意愿。洋咨询甚至是有些忍辱负重地挨过了那段现在看来并不公平的岁月,他们用实际行动表示着征服这片“盐碱地”的决心。而这个行动,绝非一朝一夕、一时一地,洋咨询踏上了本土化攻略的漫漫征程。尽管,其第一步,或许就要从掸去黑土地上的这层浮尘开始。

站点地图 | 联系北洋 | 北洋业绩 | 友情链接

北洋咨询集团    ICP110105014118